| 【明慧网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七日】“礼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乐者,德之华也”,乐是德性外在的光华,乐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义。《礼记》中记载:“古代的圣王制礼作乐并不是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教导人们养成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返回到做人的正路上来。” (接前文) 蒋公治乐 中华民国初期,由于受“现代”思潮的影响,传统礼乐一度被漠视。蒋介石在国民政府刚搬迁至台湾不久后访问菲律宾,在这期间与菲律宾总统季理诺在碧瑶宴会时,就向其谈到,他的嗜好就是“音乐”与“山水”。 音乐家何明忠教授在《中华文化与中国乐教》一书中提到他的见闻:“蒋公在台复职以来,先后在台欢宴访华各国元首,大韩民国总统李承晚、越南总统吴廷琰、菲律宾总统加西亚、美国总统艾森豪……每次国宴完毕均请国乐团演奏,不用其它节目。蒋公于乐团表演前先向该国元首解释中国音乐之高雅优美,令人喜爱,散场后还陪贵宾到后台观赏参观国乐使用之各种乐器,足见蒋公对国乐之喜爱与重视。” 蒋介石为了弘扬中国传统的乐教文化,也亲手修订了《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主张将音乐的教化在国民教育上应占重要地位,筹划各大学、中小学校音乐系的创立,也多次参观祭孔的雅乐典礼,与乐舞生一同合影留念。 大多数人普遍以为蒋介石是一位军事强人,但是从众多史料、日记见闻整理中却发现了他对音乐有着独特的见解。蒋介石回忆,在十岁时母亲就教导自己祭祀礼节,在典礼中的任何动作都要与音乐的节奏相应和。 1968年,蒋介石至台北孔庙观赏祭孔雅乐,典礼结束后与礼、佾、乐生合影并说道:看了祀孔典礼以后,愈益感觉到礼乐的感人之深:礼乐不但可以修己淑世,合敬同方,亦且就在看到了那种和谐的动作,听到了那种典雅的音节,即足以鼓舞踔厉,相观而善,所以各级学校,以后要特别重视礼乐对于学生的涵濡指导。 “纯正高尚的音乐,可以陶冶性情,敦厚风化,慰藉哀怨,激扬志气,使一般人的精神有所归宿调剂,而消除种种祸乱于无形,更能使整个社会焕发生机,渐渐向上发扬。”(《现代行政人员须知》) “如果一个人不懂音乐,就不知喜怒哀乐之节,不能实现完美的人生。如果一个学校、军队或一个社会国家没有乐,亦不成其为完善的学校、军队或社会国家。尤其军队对于音乐最为重要,我们平时要和洽军心,整齐步伍,团结精神,在战时要慰藉疲困,激励士气,振作军威,都有赖于军乐。 “乐是什么?乐就是节,唯其节奏和谐乃成其音乐高美,而乐之节奏与礼之节度,就其意义与作用而言,实在是一个东西。所以我们要知礼一定要知乐,要尚礼一定要重乐!”(《生活运动之中心准则》) 蒋介石观察到了共产主义对于传统礼乐的破坏,“共产党教我们不要礼,因而毁弃一切道德,音乐这一些东西格外不讲究,教我们中国统统不要这些东西,凡是有关艺术、伦理及民族文化的东西,完全要毁弃......破坏我们国家、民族,毁弃我们国有的德性、知能的共产党,也是我们最大而且最近的一个敌人!”(《合作人员的革命责任》) 1949年之后,中共窃国,对于传统文化予以毁灭性的破坏。狡猾的中共却知道音乐可以利用为其洗脑的利器: (1)中共红歌以旋律激昂亢奋、内容为邪*党-歌功颂德的所谓“革命歌曲”为主,歌颂邪*党-的伟光正,邪*党-的“丰功伟绩”,充斥的全是暴力、谎言、煽动、反人性等等。 (2)在教育系统,从孩子一入学唱《大刀向鬼子头砍去》、《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国际歌》等等,灌输斗争思想,抹杀传统文化。孩子从入学到毕业十几年,一直在唱。 (3)在电视、广播、收音机等,中共利用优美的传统旋律,改头换面,换成歌颂中共的词句。反复播出,占据人心。 (4)在机关、企业组织,每年定期组织“红歌”比赛,《咱们工人有力量》、《义勇军进行曲》等等,把共产党观念长年累月输送基层单位。 (5)把“红歌”旋律掺入艺术演出中,利用钢琴表演等在海外、国际社会,宣扬共产主义。 直到今天,在中国大陆的各个城市、工厂、学校、影视节目中,共产“红歌”仍时时荼毒着华夏子民的心灵,人们不知不觉浸淫于恶毒的“党文化”中,被共产主义吞噬着灵魂,却要大声歌唱感恩戴德。 神韵归来 2006年,神韵艺术团在美国纽约成立,以中国古典舞呈现“共产主义之前的中国”,自创办以来已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的200多个城市巡回演出10000多场,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人们感受到了古代中国的优雅与美丽,渴望美丽中国回归传统,重新翻开新的一页。 2025年5月9日晚,韩国音乐著作权协会(KOMCA)理事、歌剧作曲家吴淑子和丈夫、萨克斯演奏家韩永烈观看了神韵环球艺术团在韩国果川市民会馆的首场演出。 “中国音乐以五音音阶为基础,与韩国的传统音乐相似,因此听来毫不陌生,仿佛在聆听故乡的旋律。”吴淑子表示,“这种音阶亲切易懂,编曲简洁明快,能轻松打动观众。这场演出让我收获良多,并体验到神秘的感动。” 韩永烈从这场演出带来许多对音乐教学的启发,“音乐的起承转合很独特,因此我需要更深入地思考与分析。” 对于神韵最后一幕,吴淑子表示:“最后一幕描绘了现代生活与共产主义者的阻挠,以及神自天而降、带来和平的结局,那最终的谢幕令人难以忘怀。” 2025年5月11日下午,Pete Parada与太太Sarah Parada观看了神韵新世界艺术团在纳什维尔费舍尔表演艺术中心The 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今年最后的一场演出。Parada是一名专业鼓手和作曲家,拥有25年的乐队巡演经验。“演出美得不可思议,太感人了,我被深深震撼!”Parada感慨地说。作为音乐人,Parada称赞神韵音乐家的专业素养“令人难以置信”。 现居纳什维尔的Buckosh是一位长年从事创作的音乐人。5月11日下午,他前往纳什维尔费舍尔表演艺术中心(The 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观赏神韵新世界艺术团本季的第三场演出。他形容神韵的旋律“听起来空灵,有如天籁,许多曲目都散发着神圣的氛围。其旋律轻盈悦耳,令人陶醉。尤其是那些运用了柔和笛声的段落,美妙难以言喻”。 除了艺术层面的感动,Buckosh也对演出所传递的精神内涵深有共鸣。他表示虽然信仰不同,但他认同演出中传递的诚信与美德精神,“这些价值在各大宗教中都是共通的——诚实、真诚、彼此和平共处。神韵把这些价值表现在艺术中,我看到了,也非常感动。” Erland拥有参与各类风格音乐演出的丰富监制经验,谙熟多种乐器,同时也是一名歌手。2025年5月10日下午,他观赏了神韵新世界艺术团在纳什维尔费舍尔表演艺术中心(The 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的第一场演出。身为音乐人,Erland对神韵中西乐器合璧的现场演奏尤其赞赏。“我正好坐在打击乐手的旁边,也能清楚地看到竖琴,能近距离地看到乐团演奏真是一种享受。”他兴奋地说,“乐团的水准令人惊叹,深深吸引了我。” 神韵通过生动的舞剧演绎了中国五千年神传文化的渊源和精髓,引发了Erland的强烈共鸣,“演出展现了共产主义之前的历史以及共产主义对信仰的迫害,也讲述了对神的领悟,整体叙事扣人心弦。” 他表示,演出展现的神性正是当今世界亟须的信息,“我们都是人,追寻神,并从中获得启迪是生活的目标。” 走过了五千年的旅程,神传雅乐从最初的质朴、单纯,经历了三皇五帝勾勒框架、初演天音,再到夏商周逐步“雅化”,以及秦皇汉武形成规制,两千多年来中华雅乐不断丰富内涵,趋于成熟。然而,末法之世,遭遇共产主义“红劫”,几乎将五千年艰辛铺垫的传统文化毁于一旦,华夏大地,魔音当道,戕害众生,置万民于水火。 在久远以前,曾经留下预言:“神会回来”,神韵归来了,创世主从来没有遗忘众生,神韵再现德音雅乐的辉煌与震撼,世人终于体验到雅乐真切地连接着人与神。一个新的纪元在开启,回归传统,法正人间,善良的人将走在神路上。 (全文结束)
|